Image

上海更健康的饮食

上海市正在努力改善其人口的饮食习惯。

近年来,与饮食营养有关的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突出。

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-2017年启动了“上海市居民饮食健康状况监测”。

将结果制成了《上海市居民饮食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(2012-2017)》,该报告显示上海市居民饮食结构不合理,主要是畜禽肉、油、盐摄入过多,谷类、水果、蔬菜、牛奶、大豆摄入不足,导致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问题,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日益突出。

监测报告还显示,与《中国饮食指南(2016年)》建议的摄入量相比,上海人口的畜禽肉、食用油和盐摄入量过多。

总的来说,从1982年到2012年,畜禽肉、水果、牛奶和大豆、食用油的摄入量有所上升,而其他食品的摄入量有所下降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(上海市卫生委员会的一个下属部门)发布了《膳食知识读本》,旨在引导上海居民改善营养状况,通过更好的饮食减少或预防慢性病的发生。

该读本分为七章。

第1章至第5章分别侧重于五类食品:谷薯类,蔬菜和水果,鱼类、家禽、肉类、鸡蛋和其他动物类食品,牛奶、大豆和坚果,食用油和盐。

每章都包括了对上海居民日平均摄入量的建议,还有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,以及对健康烹饪和食用这些食物的一些建议。

谷薯类

监测报告显示,上海市成人平均每人每日谷类和薯类摄入量分别为189.6g和14.5g,分别比推荐性的摄入量低30.5%和71.0%。

从1982年到2012年,谷薯类的摄入量显著下降。谷薯类是碳水化合物和各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年)》建议成年人平均每天食用250-400克谷薯类食物。

精制大米和面条会损失大约70%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大部分大米和小麦中的膳食纤维,因此该指南建议增加了全麦、混合豆类和薯类食物的食用。

乳制品

监测报告显示,上海市人均每日牛奶摄入量为97.2g,比推荐摄入量低67.9%。

从1982年到2012年,上海居民的牛奶摄入量有所上升。牛奶(以及其他乳制品:酸奶、奶酪、奶粉等)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。成人每天应摄入相当于300克新鲜牛奶的牛奶和乳制品。

乳糖不耐症患者可分次饮用牛奶(每次不超过250毫升),或改用酸奶,但不得空腹饮用牛奶。消费者在选择酸奶时,应注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,在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内添加的增稠剂不会影响人体健康。

其他

第六章是关于运动和饮用水。本章指出,上海市成年人口和超重肥胖总发生率为44.1%,儿童青少年肥胖总发生率超过25%。

为了促进能量平衡,保持身体健康,本章建议我们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,每天喝7到8杯水,少喝含糖饮料。

第七章是关于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平衡营养、口味和安全。

本章建议我们应尽量减少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的消费,还鼓励消费者尽可能在家做饭。

 

HFG Law&Intellectual Property